本工作室聚焦影视、新媒体、数字媒体、动画等前沿领域,是集影视制作、动画设计、新媒体传播、数字技术、艺术创意、文化研究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与实践基地,以影视作品创作、新媒体内容传播、数字动画设计为核心,整合艺术、设计、技术、文化及数据资源开展教学实践,致力于培养学生在融媒体时代的影视传播专业技能与创新思维,为成为优秀的融媒体影视传播人才打下坚实基础。
1、工作室就业培养方向
在影视制作公司、广告公司、动画工作室等担任短片导演、编剧、剪辑师、动画师等职位,负责影视作品的策划、拍摄、剪辑、制作以及动画角色设计、场景构建等工作。在各媒体平台、网络视频平台、新媒体机构等媒体单位从事影视内容策划与制作、新媒体视频运营、短视频创作与传播等工作,承担影视节目包装、新媒体内容策划与制作、视频营销等任务。
进入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、文化创意机构等,从事企业形象宣传影视制作、活动视频策划与拍摄、数字媒体内容创作与传播等工作。
2、课程模块
课程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,是专业实施“工作室制教学模式”后以阶段性设计课题制展开的教学实践课程。
模块一数字影像设计创作。
模块二场景化故事创作。
模块三影像新技术整合与实践。
模块四全媒体内容生产与平台运营。
3、教学方法与特色(科教融合、校企合作、工作坊、设计展赛)
科教融合 :针对大学新生开设影视传播研讨课程,采用互动体验式教学,激发学生对影视艺术与技术的探索兴趣,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。结合影视行业热点问题、文化研究,构建科教融合研讨模式,引导学生关注影视学术前沿与行业动态,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,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与专业认知水平。
校企合作 :工作室与影视企业、新媒体机构等建立深度合作关系。通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、优化教学计划、共建实践基地等方式,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。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、项目指导,同时参与课程教学与评价,助力学生掌握行业前沿技术与实践经验。
工作坊 :工作坊模式聚焦影视创作、新媒体运营、动画制作等主题,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。由教师主导、学生自主创作、行业专家指导,教学流程涵盖项目选题、创意头脑风暴、影视拍摄与制作、动画创作、新媒体内容策划与运营、作品展示与反馈等环节。遵循 “学生主体、教师引导” 原则,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索、合作交流、深度探究,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打造具有创新性与实践性的影视传播作品。
设计展赛 :以 “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” 为理念,将设计展赛融入教学过程,构建 “教、赛、展” 一体化教学模式。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各类影视、动画、新媒体设计大赛,从赛前培训、创意构思、作品制作到赛后总结,全过程深度参与。通过大赛,学生了解行业标准与趋势,锻炼实践技能与创新思维,提升作品质量和专业竞争力。
工作室剪影:



学生工作剪影:

作品剪影: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