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、实习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。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,实习实践主要在实践基地或工作现场完成,学位论文应坚持实际应用导向。
2.实行双导师负责制,以校内导师为主,负责理论指导,聘请行业、企业内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或资深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指导。校内导师根据研究生的知识结构、能力水平、研究兴趣和发展取向,指导研究生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,组织开题、 中期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,指导项目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工作,同时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、学术道德有引导、示范和监督责任;校外导师提供或协助解决研究生开展专业实践的场地或工作环境,系统指导研究生专业实践,参与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、学位论文的指导、学位论文质量监督和答辩等各个环节,充分发挥双方优势,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。
3.学院加强培养过程节点管理,强化学业预警机制,严格学位论文开题审核、中期检查、论文送审等环节管理,强化论文选题前沿性、论文内容创新性、论文写作规范性。
六、课程设置与必修环节要求
1.全日制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、非学位课和必修环节,总学分为52学分,在申请答辩之前要修满所要求学分。
2.学位课分为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,其中公共学位课为7学分,专业学位课(含课堂教学实践)为28学分。
3.非学位课分为公共非学位课和专业非学位课,非学位课至少需修满9学分。
4.必修环节(实践必修环节/开放性实践课程)分为专业实践、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,共计8学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