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团工作 > 共青团工作 > 正文

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“筑梦艺行”志愿服务实践团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——固阳行:以青春创意赋能黄河“几字弯”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

地处黄河“几字弯”流域的固阳县,是内蒙古承载黄河文化、践行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。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“要讲好黄河故事,延续历史文脉”,并赋予内蒙古“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、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,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,建设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”的五大任务。

2025年6月8日,我院“筑梦艺行”志愿服务实践团在张茜老师带领下开展志愿服务前期调研工作,7月21日至24日,10名队员奔赴包头市固阳县,开展为期四天的“三下乡”志愿服务实践活动,将专业所长与地域特色结合,在助力黄芪产业升级、活化非遗文化中践行黄河文化传承使命,为内蒙古五大任务落地注入青春力量。


锚定黄河文脉:在历史与现实中挖掘地域价值

首站来到固阳县红色文化博物馆,馆中的革命藏品,既有见证西口文化迁徙的老物件,也有记录黄河岸边军民抗战的史料。在馆长姚建国的讲解中,同学们从“黄河岸边的奋斗史”中读懂固阳作为黄河“几字弯”文化节点的厚重底蕴。

随后,同学们徒步来到秦长城遗址,触摸公元前214年的夯土城墙,这里的长城遗迹与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、游牧文化交融共生,正是“几字弯”多元文化的活化石。驻足城墙之上,深切感受到:固阳的文化根脉,始终与黄河水系紧密相连,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。同时更加明确我们的初心:要让黄河文化在当代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生。

在固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,剪纸中“黄河九曲”的纹样、面塑里“河套农耕”的场景、刺绣中“草原与黄河共生”的纹样,无不彰显着黄河“几字弯”的文化交融。习近平总书记曾有过“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”的指示精神,同学们系统梳理出12项与黄河文化相关的非遗符号,计划将其融入现代设计,让“藏在展馆里的文化”成为连接传统与当下的纽带

聚焦产业升级:以设计赋能黄芪产业品牌化

作为黄河“几字弯”流域的特色药材,固阳黄芪因昼夜温差大、沙壤土富微量元素的天然优势,拥有“双重地理标志认证”和“仿野生生长”的稀缺品质。2023年黄芪纳入国家“药食同源”目录后,当地开发的黄芪稍麦成为连接药材与民生的新载体,但存在包装简陋、文化符号缺失等问题。

同学们深入野生种源基地,与种植户、企业负责人交流,梳理出 “品牌辨识度低”“文化故事传播碎片化”等5类核心问题。针对黄芪稍麦这一核心产品,同学们从三方面展开设计工作:一、地域文化锚定:凸显羊肉、黄芪等食材优质基因,强化地域专属价值。二、产品特色强化:以稍麦、黄芪插画呈现形态原料,用标语关联黄河沿岸饮食智慧,传递羊肉温补、黄芪养生融合的食用价值。三、品牌与文化联动:“柒喜”“蒙溯源”等品牌标识融入,以黄河“几字弯”文化背书,借地域特色赋能品牌,积累文化资产。

目前,首批包装设计方案已获当地企业认可,预计投产后可提升产品溢价空间,助力打开年轻消费市场。

扎根乡土大地:在实践中淬炼青春担当

“原来设计不只是好看,更要解决老乡的实际问题。” 同学们在修改第三版包装设计时深有感触——最初的方案因过于艺术化,经过与种植户反复沟通,兼顾美观与实用。这种“从课堂到田间”的转变,正是同学们专业能力提升的缩影:从6月调研开始,直至7月底,接近两个月的时间内,队员们完成3次田野调研、5版设计迭代,调研能力、沟通技巧与设计落地能力得到全方位锤炼。

更深刻的成长在于思想的蜕变。在与固阳黄芪守种人张总的交流中,同学们得知他为保护野生种源,30年坚守在黄河岸边的沙地,“这就是新时代的愚公精神!”同学们感受到乡村振兴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要如黄芪深扎故土般,将学问做在祖国大地之上,让研究成果真正扎根基层、服务民生。这种感悟让同学们深刻理解: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,既是知识赋能,更是精神传承。

青春赋能未来:从固阳实践看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新路径

此次固阳之行,同学们以“文化创意+产业升级”的模式,探索出一条高校助力黄河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路径:通过黄芪包装设计,让“双重地理标志”成为黄河“几字弯”的品牌名片;借助非遗符号提炼,为内蒙古“文化保护传承”任务提供鲜活案例;以传播计划推动“药食同源”产业发展,呼应“农畜产品生产基地”建设要求。

包头作为黄河“几字湾”与西口文化核心地,正打造文化“城市名片”。内蒙古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“筑梦艺行”志愿服务实践团的固阳之行,践行了学校“扎根北疆、服务地方”使命,体现了培养实用人才、实践育人的理念,也彰显了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“设计赋能、创意筑梦”特色及协同育人探索。同学们在实践中展现担当、提升技能,成为校地纽带。活动助力当地文化产业融合,为黄河“几字湾”文旅发展、乡村振兴注入动能,提供了高校服务地方的“科大学子方案”。


下一篇: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筑梦艺⾏志愿服务实践团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——【固阳行:设计赋能乡村振兴】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