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团工作 > 共青团工作 > 正文

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筑梦艺⾏志愿服务实践团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——【固阳行:设计赋能乡村振兴】

2025年7月23日,我院“筑梦艺行”志愿服务实践团一行走进固阳县,脚步迈向山野间的野生黄芪种植基地。此次实地探访,旨在深入触摸这一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脉络,以专业所长助力黄芪产业从资源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化,让这份生长于北纬41°的自然馈赠被更多人知晓。

固阳县昼夜温差大、光照足,沙壤土富微量元素,为黄芪生长提供天然优势,更孕育珍贵野生种源,筑牢产业品质根基。2023年黄芪纳入国家“药食同源”目录,依托其开发的黄芪稍麦等特色美食,成为连接药材与民生的新纽带。不过,在品牌辨识度、文化挖掘、市场传播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。

带着对这些发展痛点的关注,同学们深入野生种源基地探访并与企业负责人交流,进一步发现具体问题:黄芪稍麦等产品包装简易,未能体现“双重地理标志认证”稀缺性等品质特色;相关产品缺乏系统传播素材,难以引发消费者共鸣,市场渗透不足。

对此,我们计划提取黄芪生长环境、种植工艺及稍麦饮食文化中的特色符号,为产品设计兼具地域风情与现代审美的包装,使其成为 “文化名片”,让产品自带传播力,进而以设计赋能产业、用创意激活市场,为固阳黄芪产业注入青春动能。

如今,固阳黄芪正以“药食同源”为契机,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。而我们,也将带着此行的感悟,把专业实践扎根乡村大地,让黄芪包装里的乡土符号、传播内容里的守种故事,成为连接城乡的纽带,让固阳的特色产业在青春创意的加持下,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中绽放更绚丽的光彩


上一篇: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“筑梦艺行”志愿服务实践团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——固阳行:以青春创意赋能黄河“几字弯”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

下一篇: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“筑梦艺行”志愿服务实践团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——【固阳行:访长城遗迹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】

关闭